一、前期准备
项目勘察:明确围堰位置、长度、高度及结构形式(通常含混凝土基础层和顶部土工膜防渗层),核查设计图纸与现场条件匹配度。
材料准备:选择符合标准的土工膜(如PE或PVC材质),检查其厚度、抗拉强度及防渗性能;准备土工布、焊接机、土工钉、地钉等辅助材料。
场地清理:清除施工区域内的石块、树根等尖锐物,碾压地面至平整密实,确保无积水或松散土壤。
二、基础处理
混凝土基础施工:在围堰底部浇筑混凝土基础层,确保表面平整且强度达标,为土工膜提供稳定支撑。
土工布铺设: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土工布作为缓冲层,避免土工膜直接接触尖锐物,铺设时需拉紧并保持平整。
三、土工膜铺设
铺设顺序:
从围堰底部向顶部延伸,预留1.5%余幅以适应沉降变形;边坡铺设方向与最大坡度线平行。
相邻膜片纵向接头错开1m以上,避免形成十字形接缝,拐角处需裁剪适配地形。
搭接要求:膜片间搭接宽度≥10cm,铺设时避免褶皱或过度拉伸,边缘用重物临时固定。
四、焊接与锚固
焊接工艺:
使用热楔焊机,清理接缝处杂质后调整温度、压力及速度进行焊接,确保焊缝无渗漏。
焊接后采用充气压力法(0.06MPa)检测密封性,及时修补缺陷。
锚固处理:
顶部土工膜嵌入预埋槽或用土工钉固定;边坡及底部边缘采用地钉或混凝土压覆,防止位移。
五、质量检测与验收
检测方法:目测检查平整度与破损,辅以火花试验或超声波探测焊缝质量。
验收程序:施工单位自检后,由监理单位按国家标准抽检,重点核查防渗性能与结构稳定性。
六、注意事项
环境控制:避免雨天、大风或高温天气施工,防止膜材热胀冷缩或机械损伤。
保护措施:焊接时防火防电击;施工后及时覆盖保护层(如砂土或混凝土),避免膜面暴露受损。
安全规范: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,焊接区域设置警示标识。
|